第六章 侠客与和尚-《诸天云游僧》
第(2/3)页
独孤却没有搭理虚竹,而是定定的看着智障:“我想和你比剑。”
智障有些摸不着头脑,笑道:“跟我比剑?可是和尚我不会用剑啊。”
独孤却不为所动,手中长剑剑芒闪烁,慢慢的平举起来,遥指智障。九阳神功有护体之效,独孤的剑芒激发了智障的护体真气,九阳神功自动运转起来。独孤虽然十七八岁,但一身剑术十分精妙,单论武功已经比包不同直流要高,估计比起慕容复来说也只差半筹。毕竟他这样性格的人专精一术的话,必定会有一番成就,况且独孤在剑法上天赋异禀。
智障的袈裟是从玄慈哪里讨要来的,卖相十分不错,智障可不想被独孤刺上几个窟窿。脱了袈裟,在九阳真气的作用下,赤裸的上身透露出一种淡金色。智障单掌护在前胸,右手一拉脖子上的念珠笑道:“看我如来神掌!”说话间使出大力金刚掌的功夫,一招猛虎推山,内力自掌心奔涌而出,直取独孤。
面对智障的“如来神掌”独孤竟不闪不避,稍一错身,长剑挑向智障的手筋。“靠!”智障暗骂一声,手掌下按拍开独孤的长剑,接着一张朝独孤的面门招呼。独孤手里长剑被智障拍的嗡嗡作响,几欲脱手,独孤却不吃惊,借着智障的掌力,长剑竟然画了一个圈,依然是向智障的手筋削来。
独孤不闪不必,全无防守,只待每次智障攻上来,手到挑手筋,脚来挑脚筋。智障不去进攻,独孤便要砍他脖子。智障气的肚子发鼓,却又欣赏独孤的性格,下不去狠手,只好与独孤游斗。相持了四五十合,智障气的瞪圆了眼睛,摘下脖子上的佛珠,狠狠砸在独孤的剑脊上,独孤只觉得虎口发麻,哐啷一声,精钢长剑竟脱手掉在地上,碎了个四分五裂。
独孤定定的看着地上断开的长剑,目光散乱,似是在思索着什么。智障被“虐”了半天,此时想要报仇,独孤却开始发起呆来。智障心中有气,直接出了院子离开,脚步重的震天响。虚竹抱着袈裟端着钵盂,想要追智障,却不想丢下独孤。见独孤右手有鲜血滴下,心里埋怨智障,便找了块布条给独孤包扎好,也不去追智障,杵在院中,看着发愣的独孤。
智障径直出了报宁寺,见街上一个半大小子,拿着一串糖葫芦正和一个小童逗着玩。智障不仅哑然失笑:
“我这是干什么,怎么跟个孩子一般置起气来。”不过智障却也不会回头去找,好歹也算长辈,回去就是认错,那多没面子,大不了等他们追上来的时候,我原谅他就是了。
白居易的忆江南有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苏杭二州历来为江南风景的缩影。而杭州因为有西湖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苏州更加令人神往。五代至宋初,由于地址原因,西湖的淤泥堆积加速,白公堤渐渐荒芜。不过就算是沼泽荒滩,毕竟是夏花绚烂之时,而且西湖周围有大量的寺庙、宝塔、经幢,著名的灵隐寺和雷峰塔六和塔都建在西湖周围,一时有佛国之称,吸引着大量的佛教信徒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光临。
西湖中,断桥上。大量的民工和游客拥挤在一起。惊恐的人群中有人在哭泣,有人在祈祷,有人跪在桥上不断的磕头。岸边处惨叫连连,鲜血染红了西湖水,十几位民工或断腿、或断臂、甚至有人不见了半边身子,连带着湖中不断翻滚的水流,让岸上桥上的宋人心惊胆战。
此正是北宋元祐年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动用二十万民工疏浚西湖,挖淤泥筑堤,亲自上阵监督疏浚工作,并发明了东坡肉犒劳疏浚民工。此举不但能够恢复西湖旧景,吸引广大游客来西湖游玩。更重要的是淤泥可为肥料,湖水可以灌溉。疏浚西湖可得万亩良田,因此才能吸引杭州民众积极参与到疏浚的工程中。
这样大张旗鼓的浩大工程,很快就挖到了湖中鳄鱼的巢穴,家园被打扰的鳄鱼们用尖牙利齿狠狠的教训了侵犯自己家园的人们。但是在古人的认知当中,特大号的扬子鳄也称猪婆龙,是横行江河中的巨无霸,是龙种,有人以为苏东坡的疏浚行为触怒了龙王爷,所以很多宋人跪在桥上、岸上不断的磕头。
“盖侠士,古为善武 轻利 搏命者. 浮生于乱世,名噪于道衰.披轻裘,挟剑,策马,引狂歌. 扶弱济贫,救人于急难之事;或除暴安良,解国于困厄之时. ”
独孤就是这样的一位侠客,而且在他的心里,根本没有畏惧两个字,不要说所谓的龙王,便是天上的仙佛,被他看到作恶的时候,特也会毫不犹豫的亮出自己手中的宝剑。断桥上的人群中,忽然一道身影拔地而起,毫不犹豫的投入水中。剑光一闪,一头正在争抢食物的鳄鱼便被一剑斩首。那一半鳄鱼的口中,正是一条人类的大腿。
独孤可以在半空出剑斩杀鳄鱼,但面对潜入水中的鳄鱼,却毫无办法。或许是活的时间太长有了灵性,原本还半浮在水面的几头鳄鱼一起下沉入水,只留下一串泡泡在水面冒出来。独孤失去了目标,借助一块浮木在湖面立住脚跟。此时桥上岸上的众人全都瞪大眼睛看着水中这位胆大包天的青衣少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