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补啊-《诸天云游僧》
第(2/3)页
打人永远都是一个力气活,况且童姥都快一百岁的人了,勉强满足了智障几十次的需求,便对殴打智障这项运动产生了疲劳感。当智障再次找上门来的时候,童姥便带着智障,来到了灵鹫宫后殿的一座花园内。
“小和尚,姥姥不管你从何而来要到何处而去,也不管你是正是邪,是魔是道,毕竟你对姥姥有恩,而姥姥我此生从不欠任何人的恩情,看你这班模样,也不是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看来姥姥能报答你的,也就只有这武功一途,数百年前灵鹫宫的旧主人遗下一些石壁图像,内含无数高深的武功绝学,姥姥的天山折梅手和天山六阳掌,便是从这些石壁图像中参悟出来……”
天山童姥一边说着话,一边引智障来到一座假山旁边。童姥止住话,用手随意一推,硕大的假山便移到一旁,一个地道入口出现在智障面前。带着智障顺着地道往下走。地道弯弯曲曲的盘旋向下,有狭窄处,似乎是用人力生生凿开;有空旷处,便是山腹中天然的山洞。更有一条窄窄的暗河从山洞中流过,一柱香的时间,两人来到一座石室前。
智障原本觉得这个时代的天山,绝对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就是天山童姥这样的人,才能带着婢女们在这里居住,不想这灵鹫宫下,竟然有如此鬼斧神工的杰作,会是什么样的人物,能知道石壁之后的山腹中,会有山洞的存在,又是什么人耗费了多大的精力凿开石壁,又在山洞中建造了一个石室?
童姥似乎看出了智障的感慨,笑道:“我逍遥派源远流长,相传是战国时的庄子所开创,几经兴衰,近百年来就只有我师父这一脉单传了,先师曾带我来过此地,此时这里已经一片荒芜,他说这山洞石室应该是我逍遥派先辈所建,所以出师时便派我来到这里,在废墟上建起了这灵鹫宫。”
石室中一片黑暗,童姥衣袖一摆,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法,石室两侧的山壁上陡然一亮,却是两排油灯骤然亮起,将石室映照的一片通明。两人置身山腹,却并不气闷,山洞中应该是有天然的孔洞通向山外。石室四壁岩石打磨得甚是光滑,石壁上刻满了无数径长尺许的圆圈,每个圈中都刻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兽形,有的是残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记号和线条,圆圈旁注着“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数字。
智障走到标注着甲一的石壁下面抬头看去,却是一招武功的起手式。旁边天山童姥的声音传来:“这甲目下,是天山折梅手的招式与行功路线图。” 智障又来到甲二下看,果然是一式功法,承接着甲一目。智障顺着标好的目录看下去,身后的天山童姥则给智障不断的介绍:“天山六阳掌、生死符、小无相功、拂穴手、搜魂大法、奇门九转……”
智障越看越心惊,这石壁中不但有顶尖的武功招式、暗器手法、内功心法,更有音律、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道藏、佛经、奇门遁甲简直无所不包,无所不通。这位建造石室的逍遥派先辈,到底该是怎样的精彩绝艳之人啊!他所精通的这些东西,简直要普通人钻研几辈子甚至十几辈子也难以精通如此多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
“这里面的东西,你可以随意习练,不管是武功还是其他的什么,不过我要劝你一句,适可而止,不要贪多,不然走火入魔,武功尽废还是轻的,等你陷入魔障不可自拔时,不要说姥姥我没提醒过你。” 童姥的话像是告诫,也像是引诱:“我也不来叫你,什么时候你待够了,就自行出来吧。”说完这句话,童姥自顾自的走出石室,顺着蜿蜒的石阶,消失在地道中。
后人有句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坐什么位置,往往决定了他思考的角度和范围。智障眼前的这些武功秘籍,如果放在卓不凡的面前,卓不凡绝对不会管什么适可而止。因为对他来说,这些武功全都是高深莫测,威力绝伦的诱惑;如果将这些琴棋书画、医卜星象之道法放在函谷八友的面前,这些人也会为之而疯狂;但是,在智障的眼里,这些东西的吸引力却没那么大。
逍遥派的武功,毋容置疑是绝对精妙而强大的,但智障身负九阳神功,又比逍遥派的武功差多少呢?至于那些杂学 ,智障兴许会观赏一二,却不会深入的钻研,毕竟志不在此。所以童姥离开之后,智障并没有立即开始修习这些武功,而是走出石室,在那条暗河边停了下来。
暗河只有两米多宽,水流平缓,清澈见底,看上去水深还不及智障的膝盖。水虽浅,王八却多。也不知这山洞的暗河里,怎么会有王八在这生活。王八肉有鸡、鹿、牛、羊、猪5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而且不但肉味鲜美,更是滋补佳品。本草纲目里就说: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一顿美味的王八汤下肚,智障这才打着饱嗝,迈着八字步,往石室里面走去。石壁上满满的都是图画,是秘籍,是知识,而在石室的最里面,石壁上刻着的却是一篇文字。石室内部光暗,智障端着油灯,走进来,在油灯的光亮之下,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起这篇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这是庄子的逍遥游,很久以前,智障和小伙伴们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过这篇让人头痛的文言文。那时的智障对每一篇文言文都是深恶痛绝,且不说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便是死记硬背,也很难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为此,智障没少在小伙伴面前丢脸。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当智障再次诵读起这篇文章时,那一字一句却将智障的回忆勾起来,心中满满的都是童年,他的脑海更是被一幅幅壁画充斥的满满的。方才走马观花般浏览一遍的壁画,仿佛在智障的脑海中舞动起来,仿佛是一股魔力,带动着智障,不断地在石室中翩翩起舞。
一个和尚要翩翩起舞却是是不好看,准确的来说,智障身的子轻飘飘地凌虚欲起,在石室中不断的左右摇摆,而智障此时却没有动用一丝内力,甚至整个人都轻飘飘的,一点劲都没使。就像是什么人再用手不断的推着、托着智障的身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