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雁门、刘-《诸天云游僧》
第(2/3)页
马贼们感激智障的不杀之恩,一齐推举智障做老大,不过智障对打劫这样很有前途的职业没什么兴趣,在山寨消灭了马贼一半人的酒肉,骑着乌骓离开了山寨。不愧是千古留名的宝马良驹,一顿饭的功夫便从山寨,来到了百里之外的雁门关下,让智障好好的感受了一把超豪华跑车的体验,绝对的风驰电掣。
雁门关城墙高耸,智障目测将近十米,城墙上摆放着床弩、抛石机、霹雳车、撞车,石块。垛口处隐约能看到一些大缸,应该是用来盛放热油,金汁的。其余什么飞勾、铁拍、夜叉擂多不胜数。突厥扣边不久,但雁门关并未戒严,依然开着城门任由行商们来往穿梭。当然开门的时间有限,只在辰时与申时各开放一个时辰。其余时间还是要紧闭城门的。
雁门其实指的是两处地方,一处是关隘,位于长城附近,建在两山之间,是军事要塞。另一处是城市,是雁门郡的郡治所在,那里有百姓,商旅,各种店铺,毕竟是一郡治所,城市规模也很大,也很繁华,许多商队都将那里当成了进入塞外和中原的中转站。
先前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举兵造反,杀死武贲朗将王智辩,随后.转攻马邑附近番郡,势力日强,在这种情况下,雁门前郡丞杨长仁,雁门守令王确等,也暗自聚集人马,准备响应刘武周,不料走漏风声,雁门郡丞陈孝意先下手为强,将杨长仁、王确及其家族、党羽全部捉拿处死,一时雁门举郡震惧,再无敢反者。 得到突厥人支持的刘武周,此时正在马邑忙着登基做皇帝,等到刘武周称帝之后,必定不会放过陈孝意,雁门郡处于定襄与马邑中间的位置,正卡在刘武周势力的中间,对刘武周来说陈孝意如骨鲠在喉不除不快。
雁门虽然岌岌可危,城中却并不混乱。百姓虽然面有惊惧之色,但隋军军士定时在街上巡查,城中秩序尚算安定。智障牵着乌骓在街上行走,听到前方街角突然爆发处一阵喝彩声。走近一看,却是一群百姓围在衙门口看热闹,刚才的喝彩声便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智障身材高大,隔着人群向里望去,只见里面是一个简陋的大堂,堂中一清瘦官,面貌方正,端坐在桌案之后,有隋军军士分列左右,堂前跪伏一人,正在不住的扣头。忽然人群一阵骚乱,一名隋军军士分开人群冲进大堂,军士神情紧张,满头大汗单膝跪地道:“禀郡守,刘武周命张万岁率军两万来袭,此时已攻破中陵,直奔雁门而来!”
一听说要打仗了,大堂口的人群顿时惊慌失措,如无头苍蝇般一哄而散。堂中那官豁然起身,叫人把跪着的那人带下去,急匆匆出了大堂,众军紧随其后。有军士牵过马来,那官员翻身上马一提缰绳,转过头正看见牵着乌骓的智障。那官上下打量了智障两眼,诚恳的说道:“刘贼勾连突厥,图我中原之地,壮士可愿随我共除国贼?”
“杀汉奸?好啊。”智障哈哈一笑,很爽快的答应下来。那官一怔,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理会智障,带着身后的军士一路疾奔,往城门而去。
在宋朝之前,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用称谓,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汉章帝之子刘万岁,北齐后主时的韩万岁,西晋文帝时的大将军李万岁,隋朝的史万岁,还有唐高宗时梓州都督谢万岁,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部将刁万岁……凡此种种,并不鲜见。
而张万岁,原本不过是朔州一个富户家中的马夫,本名张二狗,跟着刘武周造反,就是他举刀砍下了马邑太守王仁恭的脑袋,正是这一刀,使刘武周的起义军声振北疆、势漫晋地。刘武周称帝之后大封群臣,张二狗作为刘武周的心腹马仔,得到的赏赐自然丰厚,金银土地美女就不说了,封爵朔国公,上柱国,河东道大行台,右武卫大将军…… 一系列的官衔,虽然张二狗不知道这些官职具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权利,不过听起来绝对威武气派。
身份变了,名字就不能太土气,身为刘武周皇帝的开国功臣,朔国公张二狗、大将军张二狗这样的称呼实在不雅。张二狗没什么文化,要给自己取个像样的名字实在是有点难为他了,不过他听别人说过,有个大官的名字叫做史万岁,这人不但官大,本事也大。而且万岁这个名字,实在是吉祥的很,张二狗便给自己也取了这个名字:张万岁。最主要的是:万岁大将军,这个称呼多威武!
刘武周不是个小气的人,对待心腹更是大方。对张二狗这样的铁杆拥趸,刘武周自然信赖有加,此次出征雁门,刘武周将手中得自突厥支持而组建的一万骑兵交给了张万岁一半,又调拨一万五千精锐交予好在哪个万岁,命他务必消灭陈孝意,拔掉刘武周和突厥之间的这颗钉子。
张万岁出身虽然不高,本名也土气,但绝对不是草包一个,让他排兵布阵,指挥若定那是强人所难,不过叫他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却能够物尽其用。张万岁也知道自己没有做军师的材料,便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勇猛的优点。刘武周每有战事,张万岁必定冲杀在前,身先士卒。全身累累伤痕,时常被他拿来在军中炫耀,更没什么架子,愿意与军卒们同吃同住,所以张万岁也很得军士们的爱戴,愿意为他效力。攻打中陵时,张万岁未出一枪,麾下军卒便一鼓作气攻破中陵,可见张万岁在军中的威望。
张万岁马夫出身,自然对马匹十分熟悉,刚一来到雁门城外,一眼便看到对方阵中有一匹踏雪乌骓。张万岁心中大喜,叫人稳住本军阵势便拍马冲到阵前,手中铁枪在空中一挥,遥指对面主将,意思是叫对方派人出来斗将,这是张万岁最常用,也是最得意的战术:斩杀敌军猛将,摧毁对方士气,然后再引军一鼓作下击溃对手。身后两万军卒见张万岁在阵前耀武扬威,士气大振,拍打手里的兵器盾牌,发出“呵!呵!”的喊声。两万人一起发声,其声音自然震天动地。雁门城下的隋军顿时士气一弱,甚至有胆小的家伙被吓尿了裤子。
张万岁的铁枪指着军旗下的陈孝意,但目光却一直没有从乌骓的身上移开。被人如此重视,乌骓似乎十分得意,噗噗的打着响鼻,碗口大的梯子不住的刨着地面,身上肌肉乱抖,马背上的智障知道这货很想要出去跑一圈。不过出战容易,但智障很想看看这位郡守要怎样面对对方的挑衅。
对面士气高昂,杀气冲霄,本方则是士气低落,但陈孝意这位半路出家的武将却没有一点畏惧的意思。张万岁要求斗将,陈孝意不畏其锋,左手按住腰间长剑,转过头示意身边的一位披甲壮汉出战。那壮汉瞪着圆圆的眼珠子,重重的点了点头,朝手心吐了口吐沫,拎起身边的大斧,在胯下的马屁股上使劲一拍,那战马便猛地窜了出去,壮汉措手不及,在马上一晃,但终究是没有掉下马来,摇着手里百多斤的大斧向张万岁冲过去。智障看的一咧嘴:这货……
陈孝意的部署各个士气高昂、跃跃欲试,满脸涨的通红:纯粹的一群新兵。能把一群新兵调教到如此境地,可见陈孝意的能力不俗,至少口才很好。持斧壮汉力大勇猛,但毕竟是农夫出身,马都骑不稳,十成的本事将将能使出一半,与张万岁刚一照面,大斧照着张万岁的脑袋便砍,等落下去时,却落到张万岁的肩膀位置。
面对持斧壮汉的一击张万岁嘿嘿一笑,稍稍的偏下身体让过壮汉的大斧,手里铁枪闪电般直刺壮汉小腹。
那壮汉初次上阵,出手不知留力,全身的力气都在这一斧子上面,本能的身子跟着斧子前倾,斧子劈歪了,身子也就歪了,张万岁奔他小腹这一枪便因此而落空。
壮汉一击不中,回身又是一斧子,依然是奔着张万岁的脑袋。张万岁虽然没有刺到壮汉,却也明白这货明显是战场上的初哥,二马挫蹬时便想用枪攥去戳壮汉的后心,不想刚一转头,车轮大斧依然到了面前。瞬间张万岁额头上便是一层冷汗:原本以为是个初哥,不想此人扮猪吃虎…… 来不及细想张万岁猛地一缩脖,堪堪躲过了壮汉的一斧。
刘武周军中以勇武著称的张万岁,与敌将一个照面便差点被摘了脑瓜子,这让张万岁惊惧之余心中更是恼怒。勒马回身,铁枪一抖,照着那个壮汉就是三枪。张万岁这一招有个名头:凤点头。由于出手速度快,三枪仿佛同时刺出来一样,让人眼前出现三个枪头,不知虚实,难以招架。张万岁虽然力大勇猛但武艺不高,听说有武艺高强的人,瞬间能够刺出七个枪花,如片片落下的梨花瓣,让人目不暇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