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烤蝗虫 — 童年的味道-《世界第三极》


    第(2/3)页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白说赔赔赔,你为什么弄坏大宝贝。

    我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

    爱修炼爱探秘,天命之子保四方。

    。。。。。。

    基地中央广场,防护坑开挖遇到了问题,以沙石为主的土壤经过几千年的沉积,结构早已稳定,开挖不可避免破坏了其稳定的结构,导致崩塌时有发生。

    李君屹思虑再三,觉得仍然要就地取材,将六米以上的红柳枝干绑缚成板,固定在崩塌的深坑墙面上,一举三得。

    一是可以稳固土壤,为屋顶覆土提供支撑结构,二是防潮防寒起到保温作用,三是可以阻挡来自地下土壤的袭击。

    黄昏时,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基地最外围是栽下的单排红柳,依靠横向红柳枝干的连接,作为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是深坑挖出的土壤堆成的土墙,仓促之间还未来得及夯实。

    第三道防线就是4x4米高的回字型深坑。

    第一二道防线防止大型野兽成群结队的冲撞 ,第三道防线防止野兽近身,虽然仓促完成,却环环相扣,因地制宜展现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基地中心广场上,残存的人类仍然以十人为组围绕着火塘,烧烤的羊肉变成了蝗虫,掐头去尾,把内脏除了,摘掉翅膀,穿在红柳木棍上,然后将红柳木棍斜插在火塘周边的地面上。

    待蝗虫变成金红色后,撒上盐巴,外焦里嫩,蛋白质被炙烤的焦香味在口腔里炸裂,原野独特的熟悉野味,将李君屹的思维拉向无忧无虑的童年记忆:

    儿时在物资匮乏的农村长大,缺衣少食,却泯灭不了天真的童心。

    那时将凉水倒在大白瓷碗中再滴几滴醋,加点白糖,就是一碗酸酸甜甜的夏日饮品。

    冬季的夜晚经常停电,在烧炭炉子上盖上铁盖,放上花生米边烤边吃,花生米也是从半生软糯到酥脆满嘴留香,再到烤糊变黑不能吃。

    待到烧炭炉身烧红,拿来粉条或者粉皮靠近炉身炙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