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少年亲军-《五代兴唐》


    第(2/3)页

    “可是陛下,那些军户子弟,大多贫贱……”

    “有教无类,朕常思自中唐以来武夫乱政,与军中全是目不识丁的莽夫之故。目光短浅,不知忠义为何物,整日里只知道糊里糊涂当兵拿钱粮混日子,时叛时服。虽有身死族灭之前车之鉴,仍然前赴后继,皆因不明白做事后果的原因。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非胸有谋略,运筹帷幄着不能成事。然而现在,武夫当政,有枪便是草头王,便是祸乱的根源所在。所谓不谋万世者何以谋一时,朕以学子而成少年军,便是要彻底改变这种武夫敌政的习气!”

    卢弼面露喜色:“陛下可有这以文驭武之意?”

    李岌摇了摇头:“何谓以文驭武?这行军作战也是一门学问,这各行各业便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战争之事,便是要由兵家上阵。这行军布阵、军伍器械。日常训练及严明军法,都是学问。不懂得这些,如何能打造出一支强军出来?”

    自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始,在春秋、战国时代结出硕果的华夏文明就开始走向衰退。儒家只是一种政治权谋之术,最大的问题是轻视实践和生产技术。隋唐的强盛是因他们融合了许多草原文明的结果,汉文明并不代表整个华夏,整正的华夏文明的辉煌是在先秦时期,在那个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才是华夏文明真正领先于整个世界的时代。

    李岌所要做的,便是要恢复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

    李岌欲把晋阳书院的学子全部编成少年亲军的传言还是劝退了一些一心求学的士族少年,不过,晋阳的勋贵大多是武夫出身,他们的子弟来作天子亲军侍卫,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天子的亲军大将元任一身盔甲,站在学院的操场上对已经遴选出的的一千二百名学员沉声说道:“晋阳书院是培养天子亲军的地方,并不是普通的书院,虽为学子,可是也为军卒。各位可要想清楚,从军不是玩笑,一旦名字录入军籍,想要退出难如登天。尤其是这天子少年亲军,军纪尤为严格,现在给你们盏茶的时间考虑清楚。”

    一千二百名少年在书院的操场上列队,那些普通军户或庄户家的孩子大都长得要比勋贵子弟瘦弱许多,但却很健康,他们要比这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要幸运一些,最少在进了屯垦军营或是皇家庄园后能让他们天天吃上饱饭。

    这些在操场上列队只十四、五岁的少年之前已经经过了筛选,在听后异口同声答到:“愿为天子效命!”
    第(2/3)页